首页 - 范文大全 - 文章正文

(军队信息安全类课程体系设置思路初探)

时间:2020-10-24 04:41:29 作者:黑曼巴 分类:范文大全 浏览:54

0简介 我国已经把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作为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支撑部分,培训体系已经初具规模。目前,我军培养信息安全人才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信息安全,包括计算机安全和网络安全;第二个是密码学,这是在军事指挥科学下建立的两个学科。(1)近年来,我军经常发生各种信息安全事件,这也直接表明我军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信息安全人才供需缺口严重。因此,明确对,信息安全人才的类型,根据对,不同类型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军队真正需要的各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0简介

我国已经把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作为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支撑部分,培训体系已经初具规模。目前,我军培养信息安全人才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信息安全,包括计算机安全和网络安全;第二个是密码学,这是在军事指挥科学下建立的两个学科。(1)近年来,我军经常发生各种信息安全事件,这也直接表明我军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信息安全人才供需缺口严重。因此,明确对,信息安全人才的类型,根据对,不同类型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军队真正需要的各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军事信息安全人才需求分析

一方面,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军事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和利用都存在安全隐患,这就要求每个士兵都要有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另一方面,信息安全领域与其他领域有着明显的区别。信息安全领域是一个动态的、实践的领域,信息安全人才有一个“321”理论。也就是说,如果博士生在三年之内学习不好,硕士生在两年之内学习不好,本科生在一年之内学习不好,很容易在这个领域引起恐慌,甚至可能被时代淘汰。因此,了解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是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培养合格人才的第一步。

根据现代战争形式的变化和军队各项工作的需要,毫无疑问,军队建设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每个人都懂得安全和保密,同时,有些人需要专攻安全和/或保密,有些人需要专攻安全和/或保密。因此,军队需要的信息安全人才分为以下几类:普通、应用、工程、复合、研究和教育人才 如下:

(1)普通信息安全人才:具有较强的信息安全意识,掌握信息安全技能,具备基本的信息安全知识,了解并遵守法规有关军事安全和保密的规定,知道如何保证自身工作的信息安全的保密人才。这类人才是我军做好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基础,需求最大。

(2)应用型信息安全人才:具有信息安全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和管理,能够从事维护管理和安全服务的服务型人才。

(3)面向工程的信息安全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安全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熟练的设计和开发能力,了解军事信息安全标准、安全趋势和各种攻防手段,能够从事开发、设计和产品评估等工程工作的专业人才。

(4)复合型信息安全人才:需要掌握信息安全和保密的方法和理论,具备网络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的知识,充分掌握相关法律和法规,能够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全面解决问题。此外,还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全面职业素质教育的论文,以及具有卓越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够从事军事保密和信息安全的研究、应用、开发、教学和管理。

(5)研究型信息安全人才:具有深厚的信息安全基础理论,丰富的信息安全知识,全面掌握最新的安全趋势和各种攻击防御手段,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能够从事新的信息安全理论、技术和安全策略的研究和设计的高级人才

军校通用信息安全人才信息安全课程体系中的两个主要问题

目前,我军院校信息安全课程体系存在一些共性问题,特别是在一般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军校军事人才培养目标中对秘密素质目标的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明确。由于信息安全和保密的重要性,整个军队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一方面,保密教育已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另一方面,每年仍有一些丢失和泄露的案例。这反映了我军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作为培养各类军事人才的摇篮,军校对培养对大学生的信息安全保密素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仅仅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来培养各种具有优秀专业素质的军事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对对保密素质应该达到的目标也只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应该从对的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科学、课程衔接是否恰当、培养方法和手段是否令人满意、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进行总结。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各类具有较强信息安全和保密素质的军事人才。

(2)军校信息安全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不合理,需要合理调整。目前,我军院校培养的各类军事人才信息安全素质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很多课程课时短,内容凌乱。有些课程过于注重体系的完整性,往往内容重复,缺乏系统深入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这对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非常不利。我院还根据普通安保人才的需求开设了信息类课程。然而,此类课程往往存在时间压缩、学科融合、内容重叠的情况,难以进行深度授课。这些军校学生也需要训练,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深入学习相关课程,学习后往往知识贫乏。具体到信息安全知识模块,虽然涉及到网络应用基础(20小时)、信息技术基础(30小时)和信息安全与保密(20小时)等信息课程,但该模块占用的小时数约为(2 ~ 4小时)。在这么短的课时内,教师只能教授容易理解的安全知识(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现象)。因此,课程群和相关知识模块需要重新整合和调整。

(3)信息技术课程分析能力的培养模式不科学,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发展速度非常快。与对相对应的信息安全技术在发展的同时,也应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积累经验,形成具有突出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技术或项目,以满足信息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信息安全人才只有在大学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不进入进入的“321”循环。虽然各高校都进行了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但仍存在以教学知识为核心、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情况。然而,在实践、实验和设计环节中,没有很多环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限制了学生分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 .构建以分析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如今,军事院校的学生更加注重他们的专业课程、军事训练和其他课程。虽然有些信息安全课程是必修课,有些是选修课,但与专业课相比,一般课时较少,学生一般不太重视。针对对,的情况,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安全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军事人才的信息安全素质,建议构建以分析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从可解决的问题的角度对每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深度梳理,总结出一系列能从简单到深刻反映知识结构的问题和情境,形成模块化的知识单元,从学生感兴趣的简单问题(或日常生活)开始,跟着提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优缺点,提出新问题,再分析问题,等等。遇到问题背后的知识(包括使用问题、生产原理等)。)是按照科学的方法,从简单到深入不断地递归总结出来的,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对涉及的知识单元以链接的形式逐一展示。如有必要,还可以通过实验链接来验证和巩固所学内容。在课程结束时,结合综合设计实验环节,提高创新能力。

4结束语

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是动态的。为了防止学校培养的信息安全人才陷入“321”循环,首先要从课程体系上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当然,课程体系只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成功的教育需要从教学方法、培训机制等方面共同努力。笔者认为,只要我们着眼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目的,就应该根据军队的特殊性和信息安全领域的特点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笔记

白洁解读高素质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信息安全和通信安全,2009年12月16日至22日。

赵俊阁, 吴晓平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14 (1): 27-31。

王志学未来战争呼唤信息安全人才。安全论坛,2001.11: 12-14。

刘爱珍, 高秀峰, 王路军事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与对政策。《考试周刊》,2015年10月:138-139。

上一篇: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江西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 )

下一篇:中国蒙元史专家(元朝的特性·蒙元史若干问题的思考)

猜你喜欢
发布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AI 新用户?

免费使用内容重写服务

开始新的写作